Skip to main content

中美SDE实习面试侧重点对比

美国🇺🇸:

考察内容:

  1. 运气
  2. 算法题
  3. Bq
  4. 项目细节

暑期实习投递时间 一般是入学前一年的8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,流程很长,四五个月的也有(google等),经常出现面试完等结果半个月起步😇

以上考察内容重要性依次递减,美国SDE面试运气和算法题占大头,运气决定了能不能有HR看到简历捞面试🥲,算法题熟不熟练决定了能否过关,面试算法题的难度一般跟国内持平。相比国内SDE面试,对项目细节的考察不是很多,一般是结合bq进行考察,比如"what’s your proudest project",不会深究细问。整场面试的重点在于算法题上,一般流程是:复述题目-walk through an example- 写代码- 分析时间复杂度,不能让面试冷场,需要边写边说。内推可能会有帮助捞面试(我有个小厂面试就是内推拿的面试),BQ很重要,对于有些厂(比如🍌厂)可能直接决定了能否拿到offer,可以参照youtube lp原则复习bq

国内

考察内容:

  1. 实习经历
  2. 项目
  3. CS基础知识(os、计算机网络、mysql、redis)
  4. 算法题

暑期实习投递时间 一般是当年的3-5月份😂,准备好了即可投递,国内面试流程处理的很快,一般期望能比较快的入职(两周内入职)

以上考察内容重要性依次递减,但是算法题做不出来必挂。实习经历和项目经历会占据面试的大半部分时间,面试轮数一般是3轮技术+1轮hr,也有可能是2轮技术面。同时面试考察技术内容比🇺🇸相比更深入,问很多业务细节。诸如如果实习经历是在搜广推领域,可能会问冷启动问题、大规模数据怎么存储的问题、怎么保证实时性等问题。bq等问题基本不会涉及,除非是阿里系的公司面试,HR的scope很大,能直接把候选人否掉。算法部分一般是不需要边写边讲,只需要确保写出最优解,内推不会对拿面试有帮助